1、①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a.单晶体都具有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食盐晶体是立方体、冰雪晶体为六角形等,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外形。
2、 单晶体之所以有规则的外形,是由于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成整齐的行列,构成所谓的空间点阵。
3、例如,实验观察到的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等距离交错排列构成的。
(相关资料图)
4、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
5、例如,云母的结晶薄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的平面裂开。
6、但要使薄片断裂,则困难得多。
7、这说明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质不同,而非晶体玻璃在破碎时,其碎片的形状是完全任意的。
8、又如,在云母片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石蜡,然后用炽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的反面,则石蜡沿着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四周熔化成椭圆形,这表明云母晶体在各方向上的导热性不同;如果用玻璃板代替云母片重做上面实验,发现熔化了的石蜡在玻璃板上总成圆形,这说明非晶体的玻璃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相同。
9、 c.晶体必须达到熔点时才能熔解。
10、不同的晶体,具有各不相同的熔点。
11、且在熔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2、而非晶体在熔解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熔点,随着温度升高,物质首先变软,然后逐渐由稠变稀。
13、 ②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
14、许多物质既可以以晶体形式存在,又可以以非晶体形式存在。
15、如把水晶的结晶溶化,再使它冷却,可得非晶体的石英玻璃。
16、而非晶体的玻璃,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在它里面生成了微小的晶体,形成透明性减弱的模糊斑点。
17、这说明晶体转化为非晶体需要一定的条件,而非晶体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变成晶体。
18、这是因为非晶体是不稳定的,所谓非晶体物质并不是什么永不结晶的物质,而是在非晶体凝固过程中,分子还没有来得及达到能量最低处,已过早地被一定大小的内摩擦粘住,凝成固体。
19、这时它的能量不是处于最小状态。
20、分子将继续向能量最小的方向运动,有逐渐变成晶体的趋势说到晶体,还得从结晶谈起。
21、大家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22、众所周知,物质有三种聚集形态:气体、液体和固体。
23、但是,你知道根据其内部构造特点,固体又可分为几类吗?研究表明,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三大类。
24、 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就像有人特意加工出来的一样。
25、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严格,比士兵的方阵还要整齐得多。
26、如果把晶体中任意一个原子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必能找到一个同样的原子。
27、而玻璃、珍珠、沥青、塑料等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则是杂乱无章的。
28、准晶体是最近发现的一类新物质,其内部排列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体。
29、 究竟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算作晶体呢?首先,除液晶外,晶体一般是固体形态 。
30、其次,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具有规律、周期性的排列,这样的物质就是晶体。
31、 但仅从外观上,用肉眼很难区分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
32、那么,如何才能快速鉴定出它们呢?一种最常用的技术是X光技术。
33、用X光对固体进行结构分析,你很快就会发现,晶体和非晶体、准晶体是截然不同的三类固体。
34、 为了描述晶体的结构,我们把构成晶体的原子当成一个点,再用假想的线段将这些代表原子的各点连接起来,就绘成了像图中所表示的格架式空间结构。
35、这种用来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的几何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36、由于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可以从晶格中拿出一个完全能够表达晶格结构的最小单元,这个最小单元就叫作晶胞。
37、许多取向相同的晶胞组成晶粒,由取向不同的晶粒组成的物体,叫做多晶体,而单晶体内所有的晶胞取向完全一致,常见的单晶如单晶硅、单晶石英。
38、大家最常见到的一般是多晶体。
39、 由于物质内部原子排列的明显差异,导致了晶体与非晶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巨大差异。
40、例如,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当温度高到某一温度便立即熔化;而玻璃及其它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从软化到熔化是一个较大的温度范围。
41、 我们吃的盐是氯化钠的结晶,味精是谷氨酸钠的结晶,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是水的结晶。
42、我们可以这样说:“熠熠闪光的不一定是晶体,朴实无华、不能闪光的未必就不是晶体”。
43、不是吗?每家厨房中常见的砂糖、碱是晶体,每个人身上的牙齿、骨骼是晶体,工业中的矿物岩石是晶体,日常见到的各种金属及合金制品也属晶体,就连地上的泥土砂石都是晶体。
44、我们身边的固体物质中,除了常被我们误以为是晶体的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之外,几乎都是晶体。
45、晶体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