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雨佳
近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围绕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作出部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上海出台《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2025年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的水平。比如广东出台《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2027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其他各地也纷纷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各地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产业协同、创新激励等多个层面制定政策,驱动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中国制造是中国稳就业、稳经济的核心力量。从宏观看,制造业能够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就业能够壮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而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发展制造业。从微观看,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正在逐步下降,未来地方政府急需用企业财税收入替代土地财政,而制造业又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所以各地急于做大做强本地制造业,以本地制造业为地方财政提供长期的、有力的支撑。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稳定和扩大制造业都是各地实现稳经济、稳就业,甚至稳财政的重要手段,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不是规模,而是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发展重点是先进制造业。
盘和林认为,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劳动密集型等传统制造业模式不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中国制造业急需优化产业结构,急需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国内看,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并非因为产能过剩,而是因为产品创新力不足。诸如智能手机滞销是因为应用创新不足,2016年的智能手机依然可以运行2023年的应用,消费者没有换机需求。所以产品需求创新是国内解决内需不足的关键手段。从出口看,随着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中国出口需要增加产品附加值,需要通过品牌、技术等方面的积累树立中国制造新的护城河,唯有创新能让中国制造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唯有创新才能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是看到制造业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各地积极出台文件和规划,一方面吸引本区域内的高技术制造投资,另一方面引导本区域已有制造业企业积极转型升级。而在引导制造业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地要关注以下几点:
其一、要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尤其要强调专利保护体系,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离不开企业研发,而企业愿意投入研发资金的唯一理由是专利拥有价值。让专利有价值,能变现,一方面需要保护专利的所有权,要提高专利侵权的赔付金额,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活跃的专利市场,方便专利流转,让企业的专利能够获得稳定的公允价值,并能够随时变现,将专利我转变为企业一项高价值资产。只有专利值钱,企业才会投入研发,而只有企业积极研发,技术创新才会迸发活力。
其二、良好营商环境是壮大制造业的前提。良好营商环境目的有二:一方面是降低企业成本,既包括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也包括土地、能源、人才等生产要素成本,以低成本鼓励企业创业创新,另一方面是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合作互信,比如淄博烧烤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互信。当前工业企业选址,一方面考虑成本因素,另一方面则考虑产业协同,所以从这两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是壮大区域制造业的重要手段。
其三、投资和政策激励来招商引资。典型案例,诸如合肥通过投资京东方和蔚来等企业来引入高端制造业,诸如上海引入特斯拉来提振产三角汽车制造供应链。对某些地方来说,发展高端制造业缺乏良好的基础,此时通过投资的方式招商引资是较好的方式,欲取之,先与之。通过链主企业的引入,会带动上下游制造企业的发展,以最快捷的方式助力区域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
其四、背靠区域产业,提升产业链完整度和丰富度。完整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增强区域制造业的吸附力,比如广东,依托珠三角强大供应链体系,任何新产品都可以在广东找到需要的零配件,所以海外科技企业会主动将生产环节放在广东,广东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完整产业链是区域制造业获得自然扩张能力的重要基础条件,拥有制造业基础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要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点,推动补链强链,以完整的供应链吸引高端制造业企业落户。
盘和林指出要清醒认识到,只有中国制造立住了,中国经济才能立得住,只有制造业蓬勃发展,稳就业、稳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各地出台制造业促进政策,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状况的进取之举,也必将推动中国制造在未来进一步做优做强,发展壮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