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2933万亿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已从2015年的第21位升至2022年的第4位。
与此同时,相关的纠纷数量也随之增多。
在金融制度型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深化合作,让法治为金融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资料图)
6月9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金融开放合作与法治保障”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国际金融业界、司法界、监管机构的专家,最高人民法院、上海法院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金融界、法律界前沿热点问题,展开了一场从理念到规则、到技术的思想碰撞。
关键词一:国际化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跨境金融纠纷不断增加,其中涉及当事人主体识别、管辖条款效力审查、外国法查明、准据法、国际条约适用等众多法律问题,对金融司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树立国际化金融司法理念,尊重国际金融交易规则和交易惯例。通过公正、高效的金融司法体系,妥善化解金融法律纠纷;积极发挥金融司法典型案例对于金融市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形成法治化思维与合理预期;强化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共治作用,营造优良的国际金融法治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致辞中指出。
当前,跨境投融资、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新类型金融法律问题。刘贵祥强调,要加大对外的交流合作,尤其要充分发挥“中国法院金融审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的窗口作用,扩大金融司法前沿领域的对外交流,推动我国金融审判理念与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金融司法经验,同时将中国金融司法智慧带上国际舞台。
关键词二:数字化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扩大金融国际合作、提升国际金融市场法治化水平已成为全球共识。“推动金融开放合作与金融法治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在致辞中表示。
他认为,金融司法作为金融法治的重要环节,想要更好地服务保障金融业对外开放,需要提升国际化视野和打造高水平金融司法品牌。
金融开放的提速,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剧。“进入数字金融时代,金融风险和金融交易瞬息万变,需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来支持金融监督、防范化解风险、推进金融发展。”贾宇说。
他介绍,当前上海法院正在大力推进数字法院建设,防范预警风险、促进协同治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上海法院已经联合在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发布了《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协同机制》,就是要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深入挖掘金融司法大数据,通过结果对比、趋势分析,发布金融审判司法大数据研究报告,为金融风险防范提供支持。
关键词三:引领区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如何发挥好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在金融方面先行先试的作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全方位金融制度型开放发展路径,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持续推动“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重大改革任务落地实施等等。“这些都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不断推进,走小步,持续进步。”
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将“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写入这一“管法之法”,彰显了国家对浦东“立法试验田”作用的高度重视。去年6月,浦东新区出台第一部金融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转型金融专门有一条,一年来成效很显著。最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修订浦东新区建设金融业高质量开放引领区法规和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这对于上海金融改革的政策和创新实践定型化、规范化,将起到重大作用,是对外资非常友好的支持和定心丸。”金鹏辉说。
关键词四:专业化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外金融审判工作,全力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争做中国通往世界的‘金字名片’,也愿当世界了解中国的‘司法之窗’。”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说。
她介绍,上海金融法院建院四年多来,注重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延伸司法功能,加强国际交流,探索出金融司法服务保障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的一些路径,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比如,努力构建“审理公正、程序高效、诉讼便捷、裁判可预期”的涉外金融司法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中外当事人选择上海作为国际金融纠纷的解决地;制定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意见举措,为中国金融市场法治化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司法服务保障;发布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契合诉源治理和监管沙盒理念,为上海金融改革开放提供明确规则指引,等等。
关键词五:透明度
新加坡成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治是因素之一。
“法治对于提升投资人士和金融机构的信心来说很重要,确保透明度、效率和确定性。”新加坡最高法院高等法庭法官艾迪德·阿卜杜拉说。
他介绍,在新加坡,司法系统进行视频录音,并且可以让公众通过视频网站看实况转播。尤其涉及比特币一类的案件,涉及数以万计的观看者。他们可能来自全世界各地,可以在线上观看和发言。
“同时,效率也非常重要。裁决必须及时公开,上诉也必须及时。我们必须准备充分证据和材料,而且鼓励当事人用一些调解和替代的争端解决方案,他们可以节约审判的时间。”艾迪德·阿卜杜拉说。
关键词六:股市改革
“中国金融体系在‘十四五’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在研讨时表示,“下阶段,进一步发展股市非常重要。”
他介绍,股市改革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二是提高股票回报率。而这两个方面的核心在于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也就是进一步鼓励国内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并积极参与到改善公司治理的过程中,监督、协助公司管理团队为所有股东创造价值。
“在法治保障方面,对违法违规的公司和个人要及时处理,包括对违反《证券法》的欺诈严重案例,光罚款不够,证券监管和司法要有联动。当有作案动机的人知道,靠股票欺诈和信息披露欺诈、靠老鼠仓做违规违法的事情,可能会坐牢的时候,他应该会三思而后行。”钱军说。
关键词七:监管和市场
如何让金融体制开放更加具有竞争力?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尼赞·希隆认为,“中国要从两个方面做好保护:一是监管,一个是市场机制。”
他介绍,首先要加强公共投资人的法律保护,比如建立更有效的法律来打击内幕交易,还有会计欺诈、公司腐败。同时也需要把高管的薪酬现代化,才能对投资者更加透明和有吸引力。
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国家的利益、安全和网络安全?尼赞·希隆认为,一方面要监管重大国外股东的公司,另一方面要有国内的“守门人”公司,“中国可以考虑采用国家代理的公司,让它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外的代理公司竞争。”
关键词八:多极化的货币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华盛顿总部前高参约翰·哈罗德·罗杰斯结合详实的数据,分享了自己的两个观察结果:一是大部分国家的央行都是追随美联储来设定利率的;二是美元现在仍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货币。
关于全球呼声高涨的“去美元化”问题,约翰·哈罗德·罗杰斯认为,短期来讲,要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是非常有限的。美国的三个特点支持了美元垄断的地位:世界最大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可预测性,即制度成熟度和法治。
美元接下来的前景会怎样?约翰·哈罗德·罗杰斯表示,长远来看可能是有风险的。未来,多极化的货币体系会更加灵活。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定成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要做好安全性、流动性、多样性需要,确保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可转化性。
据悉,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金水主持致辞,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培新主持专题研讨。
来源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供稿部门:办公室、金融庭
文字:郭燕
图片:周婧、陈伟、东方网
责任编辑丨郭燕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关键词: